领导讲话
当前位置:
首页
领导讲话
领导讲话列表
领导讲话列表
09-27
2024
校长 张洪田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挺膺时代担当书写青春华章——在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大会上的讲话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校长张洪田(2024年9月23日)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下午好!四季俱可喜,最美新秋时。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隆重举行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来自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686名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向辛勤培养你们的师长、亲人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因为你们的到来,秋日的校园充满了青春的喜悦和朝气,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同学们经受了台风“摩羯”的冲击和考验,在承训教官的训导下,出色地完成军训任务,强健了体魄,磨炼了意志,取得了丰硕的训练成果。为此,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承训教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亲爱的同学们: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是由杨秀英理事长出资创办,2008年开始高等专科办学,2018年12月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是全国首批、海南唯一一所职业本科大学。学校秉承“科学、务实、厚德、创新”校训,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6年筚路蓝缕、砥砺前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6万余名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海科学子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技术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出色的工作业绩,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今天的海科大已成为海南省职业教育“双高”院校、海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职业本科大学建设和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试点院校。在中国科教评价网(金平果)发布的职业本科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连续三年位列民办职业本科大学第一,获评为“中国顶尖职业技术大学”。亲爱的同学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平等地接纳每一位有梦想有追求的青年,无私地为每一位学生探索真知、砥砺品格、锤炼技能、彰显个性、全面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指导和帮助,这是大学的魅力所在,也是大学的职责使命。从你们走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为这所大学的新主人。感谢你们选择了海科大,学校必将不负所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力托举每一位同学成长成才。你们困难的解决、期望的满足、梦想的实现,永远都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借今天的机会,作为校长和老师,我再提几点希望,与同学们共勉。一是要志存高远,不负青春韶华。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要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你们成长于国家高速发展时期,你们更加重视个人价值和自我实现。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只有将“青春小我”与“时代大我”同频共振,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强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才能激发奋进潜力,不负青春韶华,创造人生价值。二是要明德修身,涵养高尚品格。“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德器深厚,所就必大;德器浅薄,虽成亦小”。大学不仅是学术的殿堂,更是人生修养的大课堂。从国家层面的“立德树人”、选拔人才的德才兼备,到五育并举的“德智体美劳”,在表述上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始终把“德”放在首位。“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品德决定命运,修养塑造人生。希望同学们不断提升道德修养,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努力追求有高度、有境界、有品位的精彩人生。三是要勤学笃行,锤炼过硬本领。青春是苦练本领、增长才干的黄金时期。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珍惜时光,利用好学校提供的一切资源,丰富知识、勤修技能、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唯有不断学习,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身怀硬功夫,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实现人生理想。亲爱的同学们:在伟大祖国即将迎来75周年华诞之际,你们新的人生篇章也已徐徐展开。天地无边江海阔,青春笑傲正扬帆。再次欢迎同学们走进海科大,衷心祝福你们学业进步,生活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2024.09.27
09-27
2024
执行校长 郑兵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云龙校区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以奋斗之姿点燃青春激情——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云龙校区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执行校长郑兵(2024年9月23日)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满怀憧憬和喜悦,相聚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隆重举行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我代表杨秀英理事长,代表学校党政领导班子,代表全校师生,向10686名新同学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向多年来辛勤培育你们的家长、师长致以最衷心的感谢!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指示“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海科大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不断实践职业教育试点改革任务,致力于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学校自2006年筹建以来,从最初的海南科技职业学院,到2018年升格为职业本科,2019年正式更名为海南科技职业大学,2022年获批成为海南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在中国科教评价网职业本科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学校排名民办职业本科大学第一,是“中国顶尖职业技术大学”。学校办学层次不断提升,社会评价与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海科大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岗课赛证”成绩斐然。2022年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高职院校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居全国民办本科职业大学第一。你们的学长们多次在国家级、省级竞赛中斩获佳绩,甚至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面对高度智能化的未来,学校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更新教学和实训内容,顺应数字化发展的趋势。通过真实工作环境,让同学们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在这里,你们将有机会与优秀的师生共同成长,探索知识和技能学习应用的无限可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海科大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心态迎接每一位学子的到来,共同书写属于海科大的辉煌篇章。同学们,新时代的中国和海南需要大量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海科大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密切相连,就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希望大家矢志成为德技并重的时代新典范,深耕文化底蕴,精进专业技能,铸就卓越工匠精神,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实践中,凝聚起推动新型生产力蓬勃发展的强大动能,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学们,“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明白真理是一方面,付诸行动是更重要的一方面,唯有二者相结合,才能让智慧之树结果。时代洪流信息繁杂,各种声音与观点交织,在这样的环境下,希望同学们能够专心致志,不为纷繁所扰,坚守内心的追求与目标。要磨砺自强,不断提升自我,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心理素质,都要做到与时俱进,以应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与挑战。要筑牢信心,相信自己有能力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梦想与抱负。要涵养耐心,遇事冷静分析,寻找最佳解决方案,保持探索人生无限可能的强大定力。要锻造决心。在学习成长的同时,能够主动拥抱变化、磨炼意志、练就强大内心,以“不变”的执着在“万变”中发现新机遇、找到新路径。我们刚刚经历过超强台风的侵袭,校园各处在狂风暴雨的肆虐下受到不同的伤害,唯独椰子树屹立不倒。作为海南省的省树,展现了顽强抵抗台风的坚韧精神,海南人赞美椰子树是“海南人的品格、海南岛的风采”,正如董必武诗中赞美:“年年抵住台风袭,干伟花繁子实馨。”希望同学们面对困境、险境,想想椰子树,它可以教你很多。强风过后,椰子树能迅速重焕生机,当我们面临困难时,也能以积极心态迎接挑战,勇往直前。我们即将见证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辉煌时刻。每一位同学的理想抱负,都与时代的脉搏同频共振,都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希望同学们践行“科学、务实、厚德、创新”校训,不断锤炼自我,提升品格。“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让我们以奋斗之姿点燃青春激情,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挥洒汗水,追逐梦想,书写属于我们每个人的青春答卷!最后,祝愿各位同学都在海科大学业精进,生活愉快!谢谢大家!
2024.09.27
09-17
2024
校长 张洪田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校长 张洪田(2024年9月6日)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金秋九月,硕果盈枝。在这丰收的季节里,我们喜迎第40个教师节。在此,我谨代表学校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和学校领导班子,向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岗位上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楷模、优秀辅导员、师德师风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及一年来受到上级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超强台风“摩羯”对我们的校园造成了巨大冲击,广大师生员工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有力有效开展台风防御、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全校师生平安无恙,我们仅用了五天时间,两校区实现了电、水、通讯、网络基本恢复,稳妥有序进行复学复课,校园也逐步恢复往日的整洁和美丽。充分展现了海科大人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和可贵品质。在此,我代表学校,向逆风而行、并肩战斗,为抗击台风、恢复重建作出贡献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尊师重教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985年国家将每年的9月10日设定为教师节,意味着尊师重教成为国家意志。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育是科技和人才的交汇点,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才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号召全国教育系统开展广泛深入的教师节主题活动,积极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深刻认识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中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不断增强职业荣誉感、使命感和成就感,争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总书记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建设教育强国的既定目标扎实迈进。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必须以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代化为基本路径,以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为核心功能,最终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会全面总结了新时代教育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格局性变化,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老师们、同志们:作为全国首批、海南唯一一所职业本科大学,海科大是海南职业教育的领头雁,是海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立足海南、服务海南,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准确把握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紧扣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时代脉搏,不断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向高层次创新型转变,培养模式向产教融合型转变,服务能力向支撑引领型转变,增加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学校以合格评估建设工作为总牵引,统筹推进“双高”建设、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等重大改革发展任务,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努力开创职业本科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一年来,评建工作进展顺利。我们全面审视学校职业本科试点建设情况,对标评估指标体系要求,完善了评建工作的顶层设计,着力推动党建与思政建设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产教融合提升工程,科教融汇提升工程、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工程、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工程、校园文化与环境建设工程十项重点任务,取得一系列建设成果。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深入,“五育并举”“三全育人”格局基本形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日益完善,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一年来,内涵建设取得突破。学校全力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走深走实,出台《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实施方案》。现代化工技术专业群、智能制造与控制专业群获批省级产教融合特色专业群;获批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智慧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3个省级平台;成立了5个现代产业学院,联合申报4个省级行业产教共同体,合作企业达337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实现“零”的突破,等等。一年来,育人环境持续优化、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加大校园文化与环境建设力度,围绕学生学习、生活所涉及的教室、实验室、体育运动场馆、宿舍、食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特别是经过今年暑假期间的集中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学校投资8000余万元,增建、改进实验室、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校园建设。文明、和谐、智慧、平安校园初步呈现。投资2.5亿元改建扩建教学行政用房,改善办学条件,与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面积达40余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正在进行云龙校区二期工程207亩土地规划设计工作,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坚持以人为本,持续改善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环境条件,提升广大教职员工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在广大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令人欣喜,满载收获。2024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超过90%,2024级报到新生10655名,在校生达到3.2万余人,学校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老师们,同志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我们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努力建设一支满足学校发展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学校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近一年,学校共引进各类人才400余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04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54人,银龄教师61人),切实壮大了师资队伍数量,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瞄准产业、聚焦行业、对标专业,引进了一大批兼职教师,丰富了学校“双师”结构。坚持外引内培,注重能力提升,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近一年,海南省人社厅认定我校高层次人才36人,其中C类人才1人、D类人才2人。获评海南省重点专家1人,1名教师入选国际级名匠培养计划,7名教师评为海南省第一批“南海新星”人才项目。目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22人,兼职教师1048人。教师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占比35.6%;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73.15%;博士学位教师占比20.7%。35岁以下教师占比47.6%;36岁-45岁教师占比33.8%;46岁-59岁教师占比9.9%;60岁以上教师占比8.7%。兼职教师中90%以上来自企业一线。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国际级、国家级技能大赛项目获奖280余项。教师队伍整体实力显著提升。一是坚持思想引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工作,成立了教师工作部和教师工作委员会,完善师德师风制度体系和教师权益保障体系,健全教育、宣传、考核、监督、奖惩联动贯通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厚植校园师道文化。二是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教师素质提升。大力度多举措助力教师成长,持续提高育人能力和科研水平。支持中青年教师报考博士研究生和进修访学,近三年,累计派出教师攻读博士学位66人、境内外访学5人,定向培养博士毕业回校工作20人。广泛开展校内培训活动,累计开设专题讲座50多场次,有9000多人次参与;积极“走出去”到国内知名高校参加高水平专项培训200余人次。三是健全制度保障,激发教师创新活力。出台修订师德师风建设、师资引培、双师认定、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薪酬待遇等规章制度20余项。2023年,晋升教授4人,副教授16人。完成第一批“双师型”教师等级认定,高级105人,中级148人。近两年,薪酬调整实现3连跳,全校符合条件教师普调工资千元以上,硕士研究生月工资平均增加2000多元,博士研究生月工资平均增加超过5000元。关心教师成长,维护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环境氛围。老师们,同志们: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从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涵养高尚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师权益保障、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六个方面,对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作出部署,是新时代新征程强教强师的纲领性文件。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新机遇,学校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我们要识变、应变,抢抓机遇,直面挑战。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是重点中的重点,关键中的关键。我们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工匠精神,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继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努力培养一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倾力打造教学团队和创新团队,完善教师荣誉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学校改革发展要求,特色鲜明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重点支持和保障青年教师、银龄教师和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大力支持青年教师发展。青年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和未来,要遵循青年教师成长规律,拓展成长路径,营造良好氛围,托举青年教师健康发展。青年教师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努力过好三关,即教学关、实践关和科研关。二是要充分发挥银铃教师作用。银龄教师具有政治优势、专业优势、经验优势,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部委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充分挖潜银龄教师宝贵资源,发挥银龄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育均衡和区域协调发展,服务教育强国建设。要完善银龄教师服务体系,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希望银龄教师融入海科、热爱海科、奉献海科,以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学校改革发展工作中,“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教”,带着感情,带着情怀,做好“传帮带”,继续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做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表率,青年教师奋斗成长的路标,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三是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兼职教师是职业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8月,教育部等四部委印发了《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为扩展兼职教师来源、加强兼职教师管理、提升兼职教师能力素质提供了政策依据。要提高认识,开放包容,积极聘请能够紧密对接产品升级和技术变革优势,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才、管理人才、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教融汇,拓展教育资源。结合兼职教师特点,从师德师风、工作职责、岗位培训、考核评价等方面明确要求完善制度,提高“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老师们,同志们:唯有实干才能书写精彩,唯有奋斗才能赢得未来!全校广大教职员工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杨秀英理事长和理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奋力谱写海南科技职业大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海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433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明天就是中秋节假期了,衷心祝愿大家节日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2024.09.17
07-01
2024
理事长 杨秀英——在“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致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的函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2024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突出政治领航,凝心铸魂育人,聚力强基固本,推动融合发展,推进思政工作守正创新,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用事业发展实绩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理念,大力探索实践具有海科特色、时代特征和示范效应的职业本科院校党建创新发展路径,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本科职业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在“七一”即将到来之际,作为本校的举办者,深感责任重大,也满怀对学校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学校要以庆祝“七一”建党节为契机,发挥党的政治核心和监督保障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政治站位和教育水平,严明党纪校纪,全面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此,作为举办者,向全校上下提出几点要求:一、强化政治意识教育,提升思想站位政治意识是党的生命线,是引领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和指南针。全校上下必须深刻认识到,政治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是确保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加强对全体教职员工的政治意识教育,引导大家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确保学校各项工作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升全校师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执行力,为实现党的教育目标和学校的发展愿景提供坚强的思想引领和政治保障。二、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监督引领学校发展学校党委要切实担负起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党建引领育人工作。党委要定期召开党建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学校党建工作,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同时,要切实加强党委的监督引领作用,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三、加强党纪学习教育,严明党的纪律要加强理论武装,坚持学思践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提升法纪意识、廉洁自律意识,筑牢廉洁思想防线。要坚持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当好表率、带好头,认真履职尽责,落实好“一岗双责”,示范引领学校广大师生合力构建学校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全校上下要严守纪律,不得在自媒体等各类平台上妄议中央大政方针、散布谣言及反党言论;严禁在校内外讨论违规话题,发现师生有此类现象要及时制止和处理,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要深化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有关精神,突出常态长效,与在职或退休公务人员交往要严守规定,不得逾越红线。全校深入推进“清廉教育”“清廉校园”建设,为办好人民满意和自贸港建设需要的教育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四、开展丰富活动,庆祝“七一”建党节结合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纪念,学校应组织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举办好“七一”表彰大会,组织好海南省党风廉政建设研修基地及史志馆等红色场所参观学习,组织师生参加党史知识竞赛,举办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艺演出和书画展览等。要让师生在参与中感受党的光辉历程,激发爱国爱党的热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充分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庆祝活动,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全校上下要以庆祝“七一”建党节为契机,以党建引领,凝心聚力、共同奋斗,共同谱写学校发展的新篇章,为实现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2024.07.01
06-24
2024
校长 张洪田在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授牌仪式上的致辞
在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授牌仪式上的致辞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校长 张洪田(2024年6月22日)尊敬的赵沁平院士,郝爱民主任尊敬的李湖厅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美丽的云龙校区,,共同见证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的授牌仪式。在此,我谨代表杨秀英理事长、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和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海科大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向赵沁平院士、各位专家以及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科技厅长期以来对海科大改革发展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海科大是由杨秀英理事长出资创办,2006年建校,2008年开始高等专科办学,2018年12月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是国家首批、海南省唯一一所职业本科大学。学校秉承“科学、务实、厚德、创新”校训和“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海科大立足海南、服务海南,坚持需求导向、创新发展,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大学。学校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积极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优化升级需要,特别是围绕海南自贸港建设聚焦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优化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形成了以航海、石化为特色,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经济管理、艺术设计、医药康养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目前,已开设职业本科专业27个、专科专业50个。在校生3万余人。学校积极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强教育、科技、人才有效贯通、融合发展,不断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定位向高层次创新型转变、培养模式向校企融合型转变、服务能力向支撑引领型转变。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为海南自贸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学校不断探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机制,与省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共建8个现代产业学院、近400个校外实训基地,牵头组建海南省信息化职业教育集团。建有“海南省智慧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航运发展与物权数字化重点实验室”“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学校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延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哈尔滨工程大学海南研究院和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不断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技攻关和社会服务增值赋能。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老师们、同学们: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关键阶段,海科大发展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2025年将作为全国首个试点院校,接受教育部职业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6年将作为全国首个职业本科大学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这既是海科大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也是海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在这样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省级“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获批成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工程研究中心将以服务智慧海南战略和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虚拟技术产业应用为目标,聚焦医工交叉、虚拟数字孪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场景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研究,力争建成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高水平工程研究中心以及虚拟现实技术产业化平台。2024年,依托工程研究中心建设的“医学综合虚拟仿真实验室”“健康管理与康养服务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室”,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极大地提升了虚拟仿真教学环境建设和创新应用水平,推进数字技术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学校将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全力支持和保障“工程研究中心”发展建设,建立“工程研究中心”管理运行良性机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引领发展,为海南自贸港背景下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2024.06.24
06-07
2024
校长 张洪田——在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用青春和奋进 绘就出彩人生——在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士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2024年 6月6日校长 张洪田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是你们人生中的重要日子!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见证——2024届毕业生的荣耀时刻。在此,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顺利完成学业、即将踏上人生新征途的每一位毕业生,致以热烈的祝贺!同时,也向一直以来支持你们的家人、朋友和师长,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今天,站在这里,看着你们青春洋溢的脸庞,我不禁想起了一句话:“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过去的几年里,校园见证了你们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从知识的汲取到思想的碰撞,从初次相遇的羞涩到并肩作战的默契。每一堂课、每一次实训、每一场辩论、每一段友谊,都是那把火的燃料,让你们心中的激情与梦想熊熊燃烧。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职业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凸显。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大学,是海南省唯一一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一直承担着职业本科教育试点改革的重要任务。今天,看到你们成长成才,我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你们当中,有的人投笔从戎,参军上沙场;有的人专注学业,考研、升本继续深造;有的人考取选调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还有的人扎根到一线基层,走上技术技能工作岗位,勇担技能强国的光荣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对你们的寄语那样: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国各族青年听从党和人民的召唤,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勇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可以说,你们的顺利毕业,是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试点改革的成功实践。当然,或许,今天的母校与你们心中理想的大学相比,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需要持续改进;实践水平、科研能力、创新氛围还需要不断提升;校园环境、人文底蕴、条件保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你们心中的遗憾和差距,就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持续动力。请相信,全校教职员工将不懈奋斗,一定会把学校建设得更好!与此同时,你们也参与了学校的建设,见证了学校的成长。比如图书馆环境更加舒适,学习气氛愈加浓厚;学校赛事项目多,奖金丰厚,吸引同学参与;学校资助育人岗位多,减轻部分同学的家庭负担;学校师资力量持续壮大,越来越多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来校授课,助力同学们学业进步与职业发展。今天的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站在新的起点上,2025年将作为全国首批试点院校,接受教育部职业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6年将作为全国首个职业本科大学申报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授权点。学校的办学实力持续提升,在中国科教评价网(金平果)发布的职业本科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连续三年位列民办职业本科大学第一,获评为“中国顶尖职业技术大学”。我知道,在大学的这段旅程中,你们经历过挑战,也享受过喜悦;你们有过困惑与挫败,也有过欢笑与泪水。但正是这一切,构成了你们独一无二的大学记忆,也让你们变得更加坚韧不拔。请记住,生活中的每一次跌倒,都是为了让我们学会如何更稳地站立;每一次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同学们,当你们走出校门,迎接你们的将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但也充满不确定的世界。正是因为充满未知,人生才会色彩斑斓,丰富多姿。在临别之际,我还有几句话想嘱咐你们。首先,希望你们能够保持好奇,勇于探索。即使遇到困难,也要坚持下去。成功不总是属于那些最有才华的人,而是属于那些最能持之以恒、不断努力的人。其次,希望你们能够好学不倦,躬行不怠。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终身学习将成为你们最宝贵的财富。请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无论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是生活中的智慧。养成“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多读书、多学习。在你们八千五百多位的毕业生当中,取得了各类证书两万六千多个。“技能报国舞台广阔,建功立业正逢其时。”迈向新征程,同学们要努力成为德技兼修的时代新人,以高超娴熟的技术技能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投身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汇聚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坚实力量。再次,希望你们能够涵养品格,感知幸福。著名作家杨绛先生曾说,“生活并非都是繁花锦簇,所有的好不过是来自心底的知足、眼里的热爱以及对于万千世界删繁就简的态度。”我引用这句话,送给同学们,希望你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能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学会在不完美中寻找价值和快乐。幸福不在于外界的喧嚣,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感受。带着对世界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在平凡的日子里寻觅不凡的意义。愿你们心怀广阔,行稳致远,让品格的光芒照亮人生旅程。同学们,“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愿你们放飞梦想,扬帆起航,用青春和奋进,绘就出彩人生。再次祝贺你们,祝愿你们前程似锦,幸福安康!亲爱的同学们,再见!谢谢大家!
2024.06.07
06-07
2024
校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杨海——在中国共产党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凝心聚力 踔厉奋发为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4年5月26日)杨 海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大会审议。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海南自贸港“打好封关运作准备攻坚战”、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进入关键时期、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等重要背景下,学校事业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建引领育人工作,奋力开创新时代民办高校党建工作新局面,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而努力奋斗!一、上届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和总结海南科技职业学院第一次党代会是2013年召开的,至今已有11年。11年来,学校理事会、校党委、校行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奋力开创学校改革发展新局面,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自上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着力办成了四件大事:一是办学层次实现新跨越。在教育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亲切关怀和正确指导下,在全校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团结奋斗、辛勤奉献下,学校抢抓办学机遇,于2018年成功升格职业本科改革试点院校,成为全国首批15所职业本科大学之一,正式开启了职业本科大学建设新征程;202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所有本科专业均获得了学士学位授权;2022年获批为海南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立项建设电子信息等四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校发展正在进入提质增效的全新阶段。二是办学水平实现新跃升。充分发挥职业本科大学优势,学校发展为海南省“双高”建设院校,在中国科教评价网(金平果)和中国校友会发布的职业本科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中,学校连续三年位列民办职业本科大学第一;在中国大学排行榜(CNUR)2023年ABC中国职业本科大学排名中,学校位列全国职业本科高校前三、民办职业本科高校第一,学校综合实力、办学水平、社会声誉显著提升。三是办学规模实现新突破。学校紧扣海南自贸港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人才需求,持续优化专业结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推进应用型课程改革,全方位发挥育人优势,现有专兼职教师1900余人,在校生30382人,有力保障了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人才需求供给。四是办学空间实现新拓展。学校在美兰校区的办学基础上,于2018年正式启用云龙校区,目前校园面积超过2100亩,建筑面积达 6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约3.1亿元,各类图书折合数超410万册,计算机近7000台,建有开放实训室九千多平方米,有效保障了人才培养需求。一所设备先进、设施齐全、硬件优越的生态化、智慧化、现代化的职业本科大学初步形成。自上一次党代会召开后的11年来,学校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建能力和水平全面加强1.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校党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学校举办者、理事长杨秀英教授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始终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理事会、行政班子在人、财、物方面大力支持学校党委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省委教育工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使全体师生员工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强化“四个服务”要求。2.着力健全决策议事机制。学校始终注重发挥民办高校内部运行的高效性、对外部环境较强的适应性等优势,抓好党政班子建设,党委班子成员通过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方式,党委书记担任理事会理事、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列席参加校长办公会,党委副书记担任监事会主席,参与学校办学的决策,讨论决定学校重大事项。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大力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治校能力建设。3.着力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学校党委带领全体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日益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学校党委重视领导班子、师生党员的理论学习,紧紧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庆祝建党100周年、党纪学习教育等重大主题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从集中性教育到经常性教育,从“线下”到“线上”,从阵地建在家门口到课程设在心坎上,大力推动党员教育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奋力为党的伟大事业凝心聚力铸魂。4.着力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学校党群部门机构健全、人员配备到位,经费保障充分。全面落实“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工程”,不断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二级学院党组织设专职的书记和副书记,不断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全面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学校党委为党支部委员、党支部书记、党总支委员分别按700元、1500元、1000元标准按月发放专项工作津贴,调动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了党建工作质量。5.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学校党委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依规依纪治党,形成了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一是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近五年来,学校党委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共修订、完善各项党建工作制度28 个,党风廉政建设制度4个,保证了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从严从实教育管理党员。学校党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发展党员,做到过程规范、严肃有序。全面落实“党员教育培训工程”,严格课时标准,推进党员教育培训课程化、规范化、常态化。定期对党员开展学习教育,在教师党员中开展“创先争优”“党员示范岗”“党务工作岗位示范标兵”等主题活动,在学生党员中推进全过程、全方位教育引导。三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提高制度执行力,惩防并举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强化纪律警示教育;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落实校领导信箱制度、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公示制度,进一步密切党群、师生关系;支持纪委深化“三转”,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激发担当精神;运用监督执纪的“四种形态”,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不断强化,廉洁校园氛围日益浓厚。6.着力深化党建和思政工作体系。围绕职业本科大学功能定位,按照“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要求,初步构建起引领学校改革发展和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高质量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一是队伍强起来。学校配齐配强了党务工作队伍、专职辅导员队伍、心理咨询教师队伍等,5名辅导员被中国民办教育家代表大会理事会授予“优秀辅导员”,1名辅导员荣获“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二是机构建起来。成立了独立建制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升思政工作经费保障,加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2023年教育部、海南省教育厅先后3 次组织专家来学校思政课堂随机督导听课,都给予较好评价。《〈习近平谈治国理政〉选读》课程获批海南省高校示范课立项建设项目,实现了我校省级示范课建设零的突破。三是资源用起来。突出海南特色、开发教学资源,切实提升思政理论课教学质量,夯实育人基本功。在两个校区建设国政馆,探索场馆育人。学校教官队持续探索“军魂育人”模式,学校“三圈育人”持续深入推进,这些工作逐渐成为海南省高校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典型案例。四是样板树起来。通过制度建设,积极培育孵化党建思政建设精品项目,目前已有1个省级样板党支部通过验收,1个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作室获批省级立项建设。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学校6个党支部获得“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名党员被评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五是校园文化活起来。深化党建引领群团发展,深入实施“青马工程”,探索以艺术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成果突出。近五年来,学校在海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16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24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在组织开展“99公益日”募捐活动中,学校连续三年获得全省优秀组织奖。在“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中,荣获全省高校组二等奖两次、三等奖4次。(二)强化内涵建设,学校职业本科教育体系日益健全1.教育教学成果突出。在多年的职业教育办学实践中,学校牢牢抓住国家职教改革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历史机遇,职业本科教育特色彰显。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三驱协同、三企入校、三师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分别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省级一、二等奖。自2019年开始,学校承担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07项,开展校企合作技术开发30余项。学校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色实训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科研服务平台,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开展科研、技术研发、提供社会服务。二是专业建设专注特色发展,职业本科新格局逐渐凸显。学校本科专业增加至27个;有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骨干专业2个;海南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3个。学校获批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指导的“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建设了750门职业本科产教融合型课程。2.人才引育成效显著。学校持续深入实施人才兴校与人才强校工程效果突出。现有专任教师1415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超过30%;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74%;“双师型”占比超过50%。1个教学团队获批海南省首批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一批教师荣获“南海工匠”“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个人”“海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海南青年五四奖章”“海南省优秀教师”“海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近三年,学校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计划、海南省高层次人才等100余人,54名中青年教师分别被海南师范大学、延安大学等聘为兼职专业硕士生导师。教师参加省级以上竞赛获奖共计515项,其中国际级8项,国家级223项,省级284项。4名骨干教师荣获省级职业院校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3.学生发展成效明显。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发展成效突出。秉持“强基固本,立足创新,以赛促教,以教育赛”的教学理念,坚持“岗课赛证”融通的育人模式改革,营造了浓郁的学科和技能竞赛氛围,以竞赛为抓手,有力促进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近三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竞赛获奖共计2818项,包括国际级47项,国家级866项,省级1905项;组织各专业本科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共214项,其中国家级立项24项,省级立项47项,校级立项143项。有16名学生入围“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选,其中3人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3人获评“海南省大学生自强之星”。近5年,我校毕业生每年的年终就业率都在95%以上。4.办学声誉持续提升。2021年,央广网在北京成功举办的2021“声彻中国”教育年度峰会上,我校荣获“2021年度思政教育示范高校”及“2021年度职业教育领导品牌”称号。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成绩在2022年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高职院校学生竞赛排行榜排名进入前200名,居2021年全国民办本科职业大学第一名;民办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排名位居榜首,是全国排名第一的民办职业本科大学;学校荣获“2023年度中国职教榜样品牌”“2023年度综合竞争力品牌高校”“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学校”等称号。(三)统筹发展和安全,共建共享平安和谐办学环境1.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协同配合、重点岗位关键环节责任明晰、基层部门具体执行落实的工作机制,把意识形态安全稳定纳入学校二级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建立意识形态安全稳定常态化工作机制。相继出台了《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管理办法》《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关于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管理办法》等一批规章制度。坚持对教材教辅资料的出版、选取进行政治把关,在教材出版和选用前,坚持由党支部、宣传部、党委对教材内容、作者背景进行三级政治审查。2.坚持警钟长鸣做好风险防控。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底线思维”安全发展理念,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源头抓好安全事故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学校成立安全工作委员会,定期研讨当前安全工作形势面临的重大隐患问题和亟须攻克的难题,不定期对全校安全风险隐患进行集中排查并部署整治整改。做好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处置工作。认真执行重点人员管理制度、重要时间点和重要保障期值班备勤制度、信息报送“零报告”制度。3.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大力支持民主党派建设和发挥作用,完善统战工作机制,切实做好对党外人士的统一思想和团结工作,鼓励他们积极参政议政,为海南和学校发展建言献策。4.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学校实施“岗位标兵”工程,近5年,共计213名教职工荣获岗位“优秀”称号。学校工会在服务教职工、为教职工谋福利、提升教职工获得感、幸福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过在重要节日走访慰问、举办全校游园活动、组织员工体检、为教职工子女上学发放交通补助等,为教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学校连续五年普调教职工工资,仅2023年硕士研究生月工资增加两千多元,博士研究生月工资增加五千多元。专职教职工人均年工资福利、社保达10万元。同志们,奋斗充满艰辛,成就令人鼓舞。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学校理事会英明决策、历届党委和行政接续奋斗的结果,是全校上下团结一心、努力拼搏的结果,也是各级部门和领导指导帮助、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帮助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校友,向全校共产党员、师生员工和老领导、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总结11年来的奋斗历程,我们积累了宝贵的办学治校经验,获得了深刻的启示:一是党的建设、全面领导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无论是处于哪个办学层次上,学校都始终把党的领导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让党的旗帜在校园里高高飘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本科大学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建设,使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始终成为推动改革发展的核心力量。二是凝心聚力、团结奋进是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全校上下始终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形成了强大合力,这使学校积淀形成了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精神品格,也是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原因。学校全体共产党员和师生员工是办学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力量源泉,学校每一步的发展都凝聚了全体师生的智慧和汗水。学校要实现新发展、新跨越,必须紧密团结和依靠广大师生。三是特色立校、质量强校是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十多年来的办学历程清楚地表明,办学只有始终坚定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扎根海南办人民满意的本科职业教育,才能在海南自由贸易港这片热土上办出特色、持续兴旺。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海南重点产业需求,开展“三全育人”“德技并修”“五育并举”等育人模式,以就业为导向,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服务高端产业和高端岗位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这是我们的立校之本、发展之基。我们必须坚守“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理念不动摇,并在今后办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四是审时度势、抢抓机遇是事业发展的关键前提。能否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关系发展全局。杨秀英理事长对于高等教育有着深厚的情怀,她倾心倾力办高等教育,在长期的高校教育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自创校以来,在杨秀英理事长的带领下,学校紧盯职业教育重大政策动向,以敏锐思维和有力举措,牢牢抓住了每一次重要机遇,为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强化审时度势的战略思维,着力增强机遇意识和把握机遇的能力,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和海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培养服务高端产业和高端岗位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同志们,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更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存在不少不足与薄弱环节。比如,党建工作水平与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人才培养体系能力水平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与高水平本科职业大学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适应学校更好更快改革发展的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差距需要我们继续秉承和发扬学校创办人杨秀英理事长“追求卓越、不甘落后”的办学精神,为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懈奋斗!二、面临形势和战略安排经过16年的艰苦创业、5年的职业本科教育探索,学校事业已经站上新的历史起点,进入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环境利 好和自身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交汇叠加期,处于蓄势待发、赶超进位、示范引领的关键阶段。当今中国,政治清明,社会稳定。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的复杂形势,党中央作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努力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教育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职业教育和技术技能人才在国家大局中的定位必将越来越突出、作用必将越来越关键,这将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良好外部环境。当代教育,使命崇高、任重道远。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赋予教育新的战略地位、历史使命。特别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并把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职业教育战略定位越来越突出、实践要求越来越明确,这将为学校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注入强劲动力。当前海南,封关运作在即,发展势头正盛。海南正锚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战略框架,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支撑,统筹封关运作准备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奋力夺取海南自贸港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新胜利。这既对学校发展提出了新需求,也将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持和保障。如今的海科大,生机勃勃,蓄势待发。经过16年来的奋力拼搏,学校已经进入了全国职业本科教育的第一方阵,具备了完善现代职教体系的办学层次优势、参与院校激烈竞争的发展位次优势、提升综合办学实力的专业特色优势、厚植长远发展基础的政治生态优势,为学校实现更加宏远的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随着一大批公办职业本科大学陆续设立,学校面临着更加激烈的院校竞争态势。同时,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推动职业形态发生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对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世界高等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面对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复杂变化,我们要把握大势、看清态势、适应趋势,以辩证思维、系统观念整体谋划发展,努力推动学校在新一轮发展竞争中赢得先机。全校上下必须从促进学校事业长远发展考虑,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燃起二次创业的奋斗激情,以“除了奋斗、别无选择”的精神状态,奋力开启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职业本科大学”新征程。着眼于学校新发展方位和面临新形势,我们制定了学校新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今后五年重点工作。——发展目标: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办好具有海南特色的高水平职业教育,获批硕士授权单位,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职业本科大学。——发展思路:全面落实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党建“1328”战略框架。“1”是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根本遵循;“3”是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为制度基石;“2”是指遵循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和职业本科教育发展方向根本指引;“8”是指以党的全面领导、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思政工作守正创新、意识形态安全、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改革、教师队伍育人能力建设为党建工作有力抓手。——未来五年的重点工作:今后五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按照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总要求,深刻把握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围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本科职业大学建设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等重点任务,优化和完善职业本科大学培养体系,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三、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未来五年,学校要聚焦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大局、海南自由贸易港工作全局,对标对表教育部职业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标准,围绕学校党建“1328”战略框架,奋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一)强化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党对学校发展的全面领导,建设党建引领、朝气蓬勃的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党。要加强党的领导,深入推进党的建设和全面从严治党,加快建设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一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提高政治能力,把党的建设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化三全育人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是要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实施制度建设“强基工程”,全面推进建章立制,持续完善各级党组织构架及制度。把统战群团建设纳入党建总体部署,完善“大思政”格局,凝聚共同发展强大合力。三是加强和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制度建设。坚持理事会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运行良好。聚焦学校发展改革关键问题,完善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推进学校议事决策的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四是加强党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政治巡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巡察工作总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二)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锻造坚强过硬的战斗堡垒激发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建设堡垒坚固、战斗力强的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一是完善基层党组织设置。学校各基层党组织要紧密围绕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教学与科研等任务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结合院(系)建设、教研室建设和学生班集体建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教育改革和教学科研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锻造干净担当有为的干部队伍。加强对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考察、选拔工作,积极开展典型模范选树工作。选优配强教师、学生党支部书记,深入实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工程。定期开展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情况督查,创建一批干得好、叫得响、树得起、立得住、推得开的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三是持续推进智慧党建进程。开展新时代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加大创建培育力度,构建和完善“全校—全省—全国”党建“双创”递进培育体系。持续深耕党建创新,打造“一院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引导,整体推进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四是切实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作为培养和发展党员的重点对象。坚持党员标准,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加强党员日常管理监督,定期开展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排查,及时完成党员组织关系转接。五是坚持和健全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制度。加强党支部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制度。(三)强化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强化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建设坚定信仰、砥砺奋进的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一是强化思想政治学习。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校院两级党组织通过“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等方式,带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二是加强师生理想信念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党员干部和师生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系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四是发挥群团组织和学生组织作用。推动群团工作提质增效,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增强共青团引领力、组织力和服务力。(四)推进思政工作守正创新,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巩固深化思想政治改革成果,建设守正创新、充满活力的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一是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和意识形态工作考核评价制度,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二是注重贴近师生思想实际开展工作。建立健全校领导、院领导与师生的联系和谈话机制。发挥师德楷模、名师大家、学术带头人等的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做好国防教育与征兵工作。重视大学生国防教育,创新大学生军事训练和军事课教学改革,精准开展系列国防教育活动,引导师生树立家国情怀,投身国防建设。四是加强网络育人工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动网络育人工程建设。打造特色新媒体平台,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发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五是强化实践育人。将实践育人纳入专业培养计划,健全完善学校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体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服务引导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六是完善学业及就业创业指导机制。科学设置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引导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命运相结合,到国家和海南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七是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普及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八是加强学生宿舍文化建设。优化学生宿舍的育人环境,构建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进宿舍的机制,全面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五)坚守党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主动权,建设思想统一、团结一致的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增强政治敏锐性,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是严格落实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深化课程思政内涵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新媒体等宣传教育阵地的作用,坚持正确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二是建好建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政课建设作为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大思政”格局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协作机制。三是健全党建、意识形态工作责任体系。形成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协同配合、重点岗位关键环节责任明晰、基层部门具体执行落实的工作机制,保障运行平稳有序。建立健全定期研究、联系指导、问题研究、校内巡查、党内通报、工作问责等机制。(六)推动专业建设,党建领航为高质量发展聚合力围绕职业本科大学办学定位,建设专业特色明显、建设扎实的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深刻把握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任务,围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本科职业大学建设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等重点任务,优化和完善职业本科大学专业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一是加强高水平专业和专业群建设。聚焦国家战略和海南重点产业,紧贴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面向,对接未来经济、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探索专业交叉融合发展,打造职业本科专业引领、专科专业筑基的专业发展矩阵。二是把握教育数字化转型契机。推进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施学科专业数字提级行动,推进课程体系数字化升级,建成全国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三是完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机制。严格实施专业建设预警和退出机制,以需求为导向动态优化专业结构。开展访企拓岗活动,加强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就业市场诊断整改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优化招生规模与结构,持续提升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全省高校前列。四是完善学科专业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狠抓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持续优化课程体系,促进本科职业教育提质,形成新质教育生产力,实现海科大在自贸港建设中的担当作为。(七)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推进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建设和规范管理,建设系统综合、井然有序的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一是弘扬劳动精神,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大力弘扬职业精神、专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把劳动教育和劳动精神贯穿人才培养改革全过程;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扎实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按照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要求,提升产教融合实训水平,拓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内容和形式。三是推进产业学院建设。延伸学校办学空间,推动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探索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吸引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改革,提高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四是鼓励学生创新创业。推进教育目标融合,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专业教育目标体系,实现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融合,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最新的理论、技术以及实践等内容。(八)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建设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的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第一资源。学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战略高度,树牢“怎么样重视人才都不为过”的理念,加大引进培育力度,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着力打造一支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教师人才队伍。一是大力引育人才。统筹制定人才引进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实施举措,建立工作进展定期调度机制。用好人才引育专项经费,大幅改善引才育才条件,切实增强人才引进的吸引力。二是健全教师职业发展机制。强化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教师攻读学位、访学研修,进一步提高学历和能力。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决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标准(试行)》,完善师德考核办法,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思想政治素质与业务能力双重考查。四是配齐建强专门工作队伍。选优配强党团管理干部、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心理健康教师等队伍,实现其融合发展。各位代表,同志们,时代潮起、波澜壮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正走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科教强国的号角嘹亮,职业教育发展方兴未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如火如荼,这个伟大的时代向我们每一位教育人发出了时代的号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团结奋斗,勇毅前行,锚定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职业本科大学发展目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贡献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力量!
2024.06.07
04-03
2024
校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 杨海——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第三届教代会暨工代会 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
鼓足精气神,展现新作为全力推动海科大事业高质量发展——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第三届教代会暨工代会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 杨海各位代表、同志们: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第三届教代会暨工代会第五次会议,经过全体与会代表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大会预定的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向会议的圆满成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代表和大会筹备工作人员,并通过你们,向为学校建设发展付出辛勤劳动的全校教职员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本次会议,大家认真听取和讨论了学校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书面听取了工会工作报告、学术委员会工作报告、信访工作报告。各位代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充分彰显了代表们强烈的爱校情怀、荣校愿望和兴校担当,反映了广大教职工对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期盼和要求。对于这些提案、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共同关心的问题,学校将组织有关部门及时梳理,认真研究,积极改进,并着力推动较好的解决和落实。各位代表、同志们,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是我们海科大做好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最关键的一年,做好今年的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借此机会,代表学校党委,就更好的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精神讲三点意见:第一,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我们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更加旗帜鲜明的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确保党对学校的领导不断加强,确保全体师生员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开辟学校改革发展新境界。一是坚定政治信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承担起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责任。二是持续深化党的政治建设,健全党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在制度的执行力上下功夫,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教书育人和办学治校全过程、各方面。三是提升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进一步加强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把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选拔到各级党组织的骨干队伍中,提高党组织把关定向、深化改革、服务师生的能力和定力,确保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协同推进,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第二,以迎评促建为主线,立足本职岗位锤炼本领强能力。各位代表、同志们,自学校创办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学校上下勠力同心,团结奋进,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发展理念,全面完成学校各个时期制定的主要任务,成功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各项事业全面提质增效,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十四五”规划期间,优先完成职业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双高”建设、职业本科试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等重点任务。为高质量完成这些任务,本次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学校工作报告为我校2024年的发展明确了方向和目标。同志们,我们全体教职员工要紧紧围绕学校2024年工作总体思路和要求,以迎评促建作为我们今年努力工作的主线,把学校重点工作与自身岗位职责紧密结合起来,力争通过九项重点任务实现2024年主要工作预期目标,扎实推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要立足时代要求、立足学校发展,自觉肩负起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使命,做学校发展的引领者。我们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增强职业本科教育改革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八项本领”、提高“七种能力”的指示要求,锻造适应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化教育干部队伍。第三,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保障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教代会、工代会是广大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平台,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促进依法治校的重要途径。加强与教职工的沟通、密切与教职工的联系、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发挥上传下达的作用,是教代会、工会的优势所在,职责所在。近年来,教代会和工会在服务联系教职工、推动学校改革发展、为教职工谋福利、提升教职工获得感幸福感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各位代表充分发挥了来自教职工、植根教职工的特点和优势,积极倾听和反映教职工的意愿呼声,及时地将学校的决策部署传达到教职工中,主动宣传阐释、带头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在既往工作基础上,教代会和工会要继续以为教职工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服务牵引、改革创新”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谋发展,抓住全体教职工需求谋服务,切实履行“维护、教育、参与、建设”四项基本职能,确保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充分维护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充分发挥好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服务学校工作大局,强化民主管理,提升履职能力,努力把学校工会建设成为工作活跃、维权到位、作用明显、深受信赖的教职工之家。团结和引领广大教职员工“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夯实学校改革创新发展的群众基础。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教代会、工会在组织师生、联系师生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统一思想,汇聚广大师生员工的力量和智慧,促进海科大事业发展行稳致远。各位代表、同志们,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登绝顶已为峰!省委、省政府强调,要办好具有海南特色的优质教育,要高水平发展职业教育,这既是我们的机遇,也是我们肩负的时代使命。海科大正处在爬坡上坎、滚石上山的吃劲阶段,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负重前行、履践致远。让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科学、务实、厚德、创新”的校训,保持“我为海科、舍我其谁”的“当家人”姿态,奋力推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实现预期发展目标、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贡献海科力量而共同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 谢谢大家。
2024.04.03
04-03
2024
《校长工作报告》相关名词解释
《校长工作报告》相关名词解释1.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开启了职业本科教育正式发展的新阶段。201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发布,将“高等职业学校”的概念修改为与“普通高等学校”并列的“职业高等学校”。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是职业高等学校中的一个层次,且是现阶段职业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教育部明确要求本科层次职业学校“保持职业教育属性和特色”“坚持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定位”。2.产教融合: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从词源学来看,“产”即“产业”,是指“行业所组成的业态的总称,也泛指一切生产物质产品和提供劳务活动的集合性组织”。“教”即指“教育”,是指为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产业对人才素质提出的专业化要求而产生的独立部门。“融合”指的是两种或多种不同事务合成一体,在融合的过程中产生新事物,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宏观层面上看,“产教融合”是指产业(行业、企业)与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的融合,主要涉及产业链与教育链的协调性问题;从微观层面上看,“产教融合”是指生产与教学的融合,主要涉及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的对接。产教融合的具体内容包括专业与产业对接、学校与企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产教融合”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3.科教融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战略意义概括为“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明确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来论述,并强调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切实推进科教融汇”。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是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支撑,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突破口。科教融汇更多地强调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这包括将最新的科技成果、技术手段和方法引入到教育教学中,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具备在未来社会中持续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在更深层次上,产教融合与科教融汇是相互促进的。产教融合为科教融汇提供了实践平台和应用场景,使得科技成果能够更好地转化为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科教融汇则为产教融合提供了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推动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建构21世纪大学新形态的破题路径。4.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强调教育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旨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育人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三圈育人:学校制订的学生管理标准,三圈即内圈、中圈、外圈,内圈指学生宿舍,中圈指教室,外圈指室外区域。6.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求“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时代新人”这一鲜亮称谓,是党和国家立足全球风云变幻、社会发展变迁、青年面貌变化,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回答。时代新人不仅应新在“表”、新在“面”,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昂扬的精神风貌;更为重要的是新在“里”、新在“魂”,有着端正的思想观念、强烈的责任担当。当前,推进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顺应了立德树人的时代诉求,切准了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基础工程、希望工程和战略工程,必须抓紧抓实、抓出成效。“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旨在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该工程由四大行动构建,包括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行动、校园文化提能增效行动、“小我融入大我”实践引领行动和“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治理创新行动。7.“双师型”教师: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22〕2号)》附件第1-4条:双师型教师是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具有企业相关工作经历,或积极深入企业和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岗位实践的教师,理解所教专业(群)与产业的关系,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的教师。8.岗课赛证:一种职业教育模式,通过岗位需求对接课程内容,结合技能竞赛和证书认证,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9.五育并举: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过程中,教育系统逐步形成“五育”并举提法,将其作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指导理念。10.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该方案是针对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进行的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旨在通过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2023年2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为高校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支持。11.海南省四大主导产业及13个重点园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四大主导产业包括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这些产业是海南自由贸易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海南的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则是海南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海南自由贸易港的13个重点园区:(1)洋浦经济开发区;(2)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3)海口江东新区;(4)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海口综合保税区;(6)三亚崖州湾科技城;(7)三亚中央商务区;(8)文昌国际航天城;(9)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10)海南自由贸易港生态软件园;(11)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12)东方临港产业园;(13)临高港开发区。这些园区作为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样板区和试验区,发挥着辐射带动作用,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全岛自贸港建设。这些园区在各自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和特色,通过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12.海科123服务平台:校内信访平台,师生有任何问题,任何建议,可直接向123服务平台反映反馈,减少转发环节,有利问题的尽快解决。13.新质生产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14.五金新基建:职业教育新基建的“五金”概念出自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在2023年7月25日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在这次讲话中,吴岩提出了新时代职业教育新基建的重点任务,即“五金”,包括金专业、金课程、金师资、金基地和金教材。这些“五金”被视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石,共同构成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基建,也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必由之路。其中,金专业强调职业教育要紧密对接产业链,通过专业链与产业链的融合,打造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专业。这需要学校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升专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金课程关注的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即课程的设置和推进。职业教育的课程应紧密结合产业发展,反映行业最新技术和标准。通过课程改革和创新,提高课程质量,确保学生能够学到实用、前沿的知识和技能。金师资强调教师队伍的重要性。教师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职业教育要培养“双师型”教师,即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具备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引进优秀人才等措施,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金基地指的是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职业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金教材关注的是教材的开发和更新。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职业教育的教材应紧密结合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标准。通过加强教材建设,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实用性。15.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教育部对2000年以来未参加过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新建本科学校开展的一种本科教学评估形式。所有新建本科学校在规定期限内(有3届以本校名义招生或已有5届本科毕业生)必须参加(含职业本科院校)。具体评估工作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教高厅〔2011〕2号)文件执行,评估指标及要求依照教育部《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试行)》(教督厅函〔2021〕1号)文件执行。16.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2年12月19日,海南省学位委员会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学位〔2017〕9号)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20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学位〔2020〕2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国家和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海南省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发布《海南省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学位授权点立项建设规划(2021—2026年)的通知》(琼学位〔2022〕7号)。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获批海南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机械、交通运输四个学科专业立项建设专业学位硕士点。17.现代产业学院:为了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以应用型高校为重点,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产业学院。2020年7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培养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为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协调推进新工科与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融合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经研究,决定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统筹各类资源,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予以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力度,推动稳定发展。18.产科教一体化平台:以产科教一体提升平台能级。产科教深度融合、一体化发展离不开平台支撑,高职院校应建立主体多元、层次高端、功能多样的产科教平台。强化平台思维,根据区域产业形态和对技术创新的不同需求,与政府联合、与行业协作、与企业合作,探索建立产教综合体、职教集团、产业学院等不同形态、不同类型的产科教平台组织;将多元主体合作深度和功能服务广度作为平台建设核心,建设集人才培养、科技攻关、技术服务、智库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产科教融合平台,建立长期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以及专利开发和转化机制,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19.双高计划:国务院为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的重大决策建设工程,亦是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决策,即高水平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集群建设,被称为“高职双一流”。“双高计划”旨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20.十大重点任务:即评建工作十大重点建设任务。为全面推进学校评建工作,学校制订十大重点建设任务,一是党建与思政建设工程,二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程,三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四是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工程,五是产教融合提升工程,六是科教融汇提升工程,七是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工程,八是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九是数字化智慧校园建设工程,十是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建设工程。21.十大委托项目:即评建工作十大重点委托项目。为全面推进学校评建工作,批准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职业本科合格评估专项改革研究委托项目立项共计10项,具体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引领发展的路径探索》《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教学质量提升与评价探究》《基于知识图谱可视化的职业本科师资现状及建设实践研究》《职业本科院校教学条件建设与利用研究与实践》《职业本科院校质量监控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职业本科院校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的研究与实践》《职业本科院校职业培训与技术技能积累的研究与实践》《职业本科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研究与实践》《职业本科院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现路径和方法、对策研究》《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远景规划(2025-2035)研究》。22.教育家精神:2023年9月9日,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各位老师,从六个方面精辟概括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即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立意深远、内容丰富,为我们今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奋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磅礴动力。深入学习和完整准确把握教育家精神的时代价值和内涵特征,增强建设教育强国和实现强师计划的精神力量,将教育家精神的培育、弘扬和践行落实到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和各领域,引领我国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才能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3.教师数字素养:即教师适当利用数字技术获取、加工、使用、管理和评价数字信息和资源,发现、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优化、创新和变革教育教学活动而具有的意识、能力和责任。24.“银龄”政策:即“银发精英”人才项目。为贯彻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有关部署要求,海南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印发了《海南省教育领域“银发精英”汇聚计划实施方案》,旨在吸引教育领域优秀退休高层次人才到海南省服务,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25.“南海系列”育才计划:包括南海名家、南海英才、南海工匠和南海乡土人才4个项目。26.现场工程师:现场工程师是指在生产、工程、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能够以科学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工作现场技术应用问题的应用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其中“现场”具体是指从事产品生产、制造或提供生产服务的场所,即劳动者运用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完成一定生产作业任务的场所。既包括生产一线各基本生产车间的作业场所,还包括实验室、生产供应环节等辅助生产部门的作业场所。27.“三维一体”双创教育体系:“校级+院级”“线下+线上”“校内+校外”的“三维一体”双创教育体系。“校级+院级”是指在学校两校区建设公共孵化基地和各学院院级创业孵化基地。“线上+线下”是指丰富创新创业线上实践平台,搭建大创项目管理系统,通过线下的方式开展实践活动和项目指导。“校内+校外”是指以“校内+校外”的孵化模式,帮助学生创业项目实现落地,鼓励创投公司、孵化公司可进入校内众创空间给予项目团队一些政策和条件支持,以期达到“校内”孵化”作用,着力打造“校外”孵化基地,与校外的创业园区进行创业项目升级培育。28.“1+X”证书:“1”为学历证书,“X”为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同专业可考取不同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每人可以考取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是基础,“X”是“1”的补充、强化和拓展。“1+X”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探索实施1+X证书制度,是职教20条的重要改革部署,也是重大创新。29.一体两翼五重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现在职业教育最当紧、最打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建设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可以概括为“一体两翼”。所谓“一体”,即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是改革的基座。具体来讲,就是要围绕国家区域发展规划和重大战略,选择有迫切需要、条件基础和改革探索意愿的省(区、市),在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等方面改革突破,以点上的改革突破带动面上高质量发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优化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生态。所谓“两翼”,即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改革的载体。一方面,支持省级人民政府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兼具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促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的产教联合体,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实行实体化运作,集聚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有效推动各类主体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优先选择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产教资源,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为行业提供稳定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撑。“五重点”即围绕职业教育自立自强,设计的五项重点工作。一是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围绕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的亟需专业领域,组建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核心能力建设专家团队,打造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遴选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在线精品课程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扩大优质资源共享,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技能型社会建设。制定新一轮高职“双高计划”遴选方案和中职“双优计划”实施意见,遴选建设一批高水平中高职院校和专业。二是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依托头部企业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推进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指导各地制定省级“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实施办法。实施全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遴选一批高校开展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定向培养。实施职业学校名校长名师(名匠)培育计划,采取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的方式,吸引行家里手到职业学校任教。三是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启动高水平实践中心建设项目,通过政府搭台、多元参与、市场驱动,对地方政府、企业、学校实行差别化支持政策,分类建设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公共实践中心、企业实践中心、学校实践中心。四是拓展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建立符合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和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考试招生制度,支持各省因地制宜制定职教高考方案,扩大应用型本科学校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规模;制定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指导意见,支持各省开展中职与高职(3+2)五年贯通、中职与职业本科或应用型本科(3+4)七年贯通、高职专科与职业本科或应用型本科(3+2)五年贯通培养;完善本科学校招收具有工作经历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办法;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特点,完善专升本考试办法和培养方式,支持高水平本科学校参与职业教育改革,推进职普融通、协调发展。五是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持续办好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和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动教随产出、产教同行,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最终将职业教育打造成国际合作的战略资源。启动高水平国际化职业学校建设项目,遴选一批国际化标杆学校,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标准、课程标准和优质教学资源。30.十件民生实事:(1)积极为新入职教师办理落户、办理高层次人才认定等工作,协助办理申请海南省人才引进住房补贴,集中采购教师住房。对教职工未成年子女上学提供交通补贴,对就读海科大的教职工子女学费减免80%。(2)精准帮扶特殊群体学生,提升奖助学体系功能,扩大勤工助学岗位,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失学。坚持开展就业帮扶,确保困难家庭毕业生充分就业。(3)关心教职工的健康,组织全体教职工进行体检。办好“职工之家”,为教职工工作之余文体活动提供方便。完善教职工生日、婚嫁、生育等情况慰问制度,不断提升教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4)教职工电子餐券当次“不清零”,根据自身用餐实际金额使用餐券,剩余额度可转当日其他餐次使用,次日清零。餐券可在所有食堂档口使用,增加教职工用餐的选择性和灵活性。(5)在两校区合理布局建设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满足师生日常出行的充电需求,并合理规划增设停车棚。(6)两校区适当设置教职工临时休息区,因地制宜,适当安放沙发、折叠床、饮水机、电源设备和自助打印机等,供跨校区办公的教职工临时等候、办公及休息使用。(7)两校区间增加发车班次,为师生往返两校区办理教学、科研、学工、人事以及就业等各类业务提供免费乘车服务,让师生的校区间交流更便捷、更通畅,节约宝贵时间,提高工作效率。(8)两校区图书馆进一步优化布局、改善环境,安装智能冷热直饮水系统等设备,为师生提供更加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9)充分挖掘潜力,增加室内外运动场地,配备运动器材和健身设备,满足全校师生运动健身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阳光体育”活动。(10)开展“转作风、优服务、提效能”活动。优化“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和海科123的服务功能,规范办事流程,畅通线上、线下通道,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2024.04.03
04-03
2024
校长 张洪田——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 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踔厉奋发 攻坚克难努力开创职业本科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校长 张洪田(2024年3月29日)各位代表,同志们:今天,我们共聚一堂,隆重召开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第三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我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一、2023年工作回顾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也是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发展史上重要一年。面对职业本科教育改革试点重任,全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迎难而上。一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杨秀英理事长坚强领导、学校理事会正确决策、校党委领导监督和校行政有力执行下,秉承“科学、务实、厚德、创新”校训,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办学理念,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推进科教融汇,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和重点产业能力进一步增强,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一)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新举措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径,确立了党委对思政工作统一领导、各部门协调配合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全面开展“三全”育人体系和“三圈”育人管理模式建设,建立6个校外思政实践教育基地,持续推进思政课程改革,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探索“思政+艺术”创新工作模式,按标准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定向赋能,以实际行动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时代命题。(二)引育并举,师资队伍建设达到新水平紧密围绕职业本科合格评估工作要求,多措并举充实师资队伍数量,优化专任教师结构。2023年,学校在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教师教学发展指数全国民办职业本科大学排名第一。2023年共引进高职称、高层次人才263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110人,银龄教师113人。专任教师结构持续优化,其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436人,占比30.81%;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86人,占比62.61%,博士学位教师239人,占比16.89%;“双师型”教师712人,占比50.32%;实施学历提升计划,定向培养全日制博士10人。实施教师全员培训计划,2023年培训4400人次。师资层次结构得到改善,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修师德、塑师风,做有人格魅力的好老师”主题教育活动,2023年评选出校级师德师风先进集体8个,师德师风先进教师27名。成功认定31名教师为海南省高层次人才。王月雷教授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培养计划;杨静教授获“海南省五一劳动奖章”;朱以龙同志获第二十九届“海南青年五四奖章”;余正同志入选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建设名单;王有生同志入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GAP专家工作组成员。有54名中青年教师分别被海南师范大学、延安大学聘为兼职专业硕士生导师。教师参加校内外各级各类竞赛成绩优异,获省级以上奖项226项。(三)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亮点围绕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任务,以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为动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获批2023年度海南省教改项目58项,其中重点项目7项,同比增长60%。参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职教力量”主题展览会。创新开展冬季小学期教学,邀请专家授课36人。修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严格落实三级听课、评课制度,完善学生评教体系。围绕职业教育的属性特征,完成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与修订工作。推进产教融合,组织团队进入108家企业开展全面调研。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组织学生参加13项创业大赛,获奖58项。制订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立项百余个训练项目,承办了海南自贸港创业大赛。教材建设取得新突破,年度校企合作教材立项建设项目26部、出版13部,入选“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部。作为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正式揭牌。与武汉理工大学三亚科教创新园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成功举办第一届南海智能科学技术发展论坛;首次承办国家级比赛——第二十五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高质量完成承办海南省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研修班、海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校长研修班任务。(四)突出特色,人才培养质量有了新提升贯彻落实《关于深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岗课赛证”融通,建立人人参赛机制,将职业技能证书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出资支持学生每个学期通过参加培训考取一个职业资格或职业素养证书。2023年对在校生开展免费职业培训7569人,组织在校生省级职业技能认定考试27次。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组织开展了3批产教融合型课程建设、课程开发工作坊培训,参训教师达232人次,通过课程达232门次,目前共建成600门产教融合型课程。推动服务育人,增加二级学院维修服务、就业服务岗位,提高宿舍服务、就业服务保障工作质量,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服务中心。发挥资助工作育人功能,保障资助政策落实落细。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创办“迈雅河讲坛”。学校制定了《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实施办法》,系统推进以“五育并举”为核心的“三全育人”机制建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2023年学生技能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405项,省内数量第一。设计学院2023级胡永超同学被授予2022—2023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并获得“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56名学生考取了国内外知名院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就业工作继续保持良好势头。2023年全日制本专科新生共报到12742人,率先探索职业本科单独招生试点工作,面向省内中职院校开展8个专业的招生试点。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97.34%,留琼率66.25%。(五)聚焦需求,学科专业建设实现新突破落实教育部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意见,制订了《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坚持需求导向,根据海南4大主导产业及13个重点园区发展的需求优化调整专业,锚定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需求,办优办强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专业,以双高建设带动校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实现特色发展。2023年,获批海南省首批产业学院海南航运产业学院、牵头组建海南省信息产业职教联盟。信息工程学院与国海信通(海南)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IT智能化产业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与京博(海南)新材料有限公司、海洋石油富岛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现代绿色化工产业学院。新增管理科学与工程为校级特色重点建设学科。16个本科专业通过学士学位授权评审;双高建设、提质培优任务工作持续推进。2门课程被认定为第七批海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重点学科建设与专业硕士授权单位建设任务完成年度建设目标。(六)协同创新,服务社会能力登上新台阶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成立了物权数字化研究中心、海南自由贸易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等15个校级研究基地,制定了以成果为导向的科研经费支持政策,2023年发表学术论文571篇,出版专著29部,专利52项。获批省委首届“南海新星”人才项目立项3项,省自科基金项目4项,省社科规划项目7项,思政项目1项,教育厅科研项目9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9项,承接各类政府招标委托项目11项。纵向课题和横向课题到账经费分别为500万元和4500万元。学校履行职业培训职责,设立普通话水平测试考点,获批增加高级职业技能认证14类,共拥有58个职业工种,141项证书考核认定权。2023年共开展技术技能培训6万余人次,其中高级职业技能证书培训5000余人次,在省认定机构工作质量评比中获“优秀”等级。(七)以评促建,学校治理水平达到新高度按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遵循“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成立了迎评工作领导小组和六个评建专项组,建立了迎评工作责任制,推进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加强了教学质量管理力量。承办了全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座谈会。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健全制度体系,优化工作流程。稳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规范校内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开展学校相关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共改进管理文件130个。优化资产管理,组织实施资产清查及产权登记工作。强化内部控制,认真履行内部审计监督与服务职能。依法治校深入推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多举措提高服务质量,成立学生宿舍自治管理委员会,开通校内“海科123服务平台”。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推动建设平安校园。(八)加大投入,办学条件建设取得新进展2023年,新增校舍面积78150.98平方米,新增教学科研仪器经费6423.95万元,新增实训实验室43间,新增图书51.66万册;建设了学校安全及教学信息化管理系统;对图书馆、学生公寓进行改造,增加阅览座位至9000个,其中电子阅览座位360多个,实现WiFi全覆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云龙校区二期207亩用地转性有重大进展;增加了后勤保障人员编制数量和维修经费预算,为教职工发放住房补贴,普调教师工资,2023年工资福利、社保公积金增长近53%。专职辅导员、思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数量不断提升,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教育教学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在中国教育学会发布的2023年教学日常经费投入排名居全国民办职业本科大学首位。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建立困难学生绿色就业支持通道。关心教职员工切身利益,组织全校教职工体检,积极开展送温暖活动,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工程,着力解决全校师生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师生员工满意度。学校的办学实力持续提升,在中国科教评价网(金平果)和中国校友会发布的职业本科大学综合竞争力排行榜位列民办职业本科大学第一,获“2023年度中国职教榜样品牌”“2023年度综合竞争力品牌高校”“中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大学”等荣誉称号;参加全国数字教育产教融合联合体,成为副理事长单位。牢固确立了在同类院校中省内领先、全国前列的地位。各位代表、同志们: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过去一年,我们克难奋进,砥砺前行。我们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海南自贸港的发展需求,始终坚持紧扣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始终坚持立足校情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坚定不移深化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坚定不移面向行业产业需求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坚定不移深度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2024年1月12日,海南省政府副省长谢京来我校调研,对海科大改革发展成就给予了高度肯定,她表示省委、省政府要加大支持海南科技职业大学高质量发展力度,使学校更好地发挥现代职业教育示范引领作用。这让我们全校师生倍受激励和鼓舞!过去一年,成绩显著,得益于党中央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工委的坚强领导和省教育厅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杨秀英理事长和学校理事会的正确决策,得益于学校党委的政治核心保障,得益于全校师生员工栉风沐雨、团结奋斗!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向各位代表,向全体师生员工和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新的一年,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对标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对高水平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对照“十四五”学校发展的定位和目标,我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校校园功能有待完善;师资队伍结构需要持续优化;教育教学改革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要不断加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国际化办学水平需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和不足,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解决。二、2024年主要工作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的开局之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全校上下要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2024年学校工作的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工作会议部署;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构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现代职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努力打造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五金”新基建;深化科教融汇,着力建设培养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人才的“产科教”一体化平台;聚焦双高建设、职业本科试点、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等重点任务,持续提升职业教育核心能力,持续提升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新模式。高质量推进“十四五”规划建设任务,为具有海南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自贸港背景下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在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职业本科大学征程中取得新成就。2024年主要工作目标:建设国家级职业本科示范专业2—3个,省级产教融合特色专业群4—6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大学生竞赛获奖1500项以上,保持同类院校前列,开展职业技能培训6万人次。组建现代产业学院6—8个,建设产科教一体化平台6—8个,新增省级重点科研平台2—4个,发表国际学术论文300篇,获批专利100项,出版著作教材50部以上。国家级科研立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实现零的突破,争取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引进博士师资80人以上,报到新生人数10600名,就业率90%,留琼率62%以上。今年学校重点推进以下方面工作:(一)铸魂育人,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2024年,学校党委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突出政治领航,凝心铸魂育人,聚力强基固本,推动融合发展,推进思政工作守正创新,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用事业发展实绩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理念,大力探索实践具有海科特色、时代特征和示范效应的高职本科院校党建创新发展路径,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推进双高建设及推动本科职业教育改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思想保证、组织保证。(二)迎评促建,坚持以评建工作统领全局对职业本科大学进行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探索构建本科院校分类评估体系,引导职业本科大学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的创新举措,在我国史无前例,意义重大。按照学校评建工作计划安排,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宣传发动与学习研讨、校内自评整改阶段的工作任务。与此同时,学校还面临着双高建设、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等重大改革发展任务。学校将以迎评促建工作为总牵动,统筹安排,协调推进。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十大重点任务”和“十项委托项目”,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到2024年底,整体评建工作全面达标。2025年将作为试点院校接受教育部专家组正式评估。双高建设确保完成各项任务,顺利通过验收,积极争取进入国家双高计划行列。按照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申请基本条件要求,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及重点任务建设计划,全力推进申硕工作。(三)夯实基础,建设高水平专业教师团队学校始终把师资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根基,努力完成“十四五”规划中教师队伍发展规模、结构等各项任务,全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与学校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将党的领导贯彻到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强化师德准则约束,加大考核监督力度,规范师德失范处理程序,建立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强化教育家精神的高位引领,推进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培养各环节,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加大典型选树宣传力度,完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加强教师人文关怀。弘扬工匠精神,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用好用实人才引进政策优势,发挥自贸港政策优势,积极面向国内外招聘优秀人才,计划引进博士80人以上。借助“银龄”政策,落实好“南海系列”人才项目。优化师资培养机制,实现分类培训全覆盖,完善教师发展服务体系,继续开展岗位培训和个性化指导,支持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研修、深造、学历提升。培育高水平教学创新团队,充分发挥教学名师、技能大师的引领作用,整合优势资源,加强高水平团队建设。(四)固本强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坚持人才培养与产业结合、与地方和政府政策结合、与社会区域结构结合、与个人终身学习结合。充分发挥与高等教育学会、教育部规建中心战略合作优势,加强职业教育核心能力建设。坚持“强基固本,立足创新,以赛促教,以教育赛”的教学理念,将“四结合”落实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完成2024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对接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和专业结构,聚焦先进制造业、石油化工、生物医药、海洋经济、数字经济等特色产业集群,实现特色产业集群与特色专业集群无缝对接。以“金专”建设为龙头,强化新时代职业教育“金专业、金课程、金师资、金教材、金基地”建设。力争建设国家级职业本科示范专业2—3个,省级产教融合特色专业群4—6个。提升教育教学研究水平,教育厅教改立项40项左右,质量工程类获奖120项。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强化质量监控系统建设,强化督导职能,畅通反馈机制,保障体系有效运转。加强实训实践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专项建设经费6000余万元,增设、扩建一批实验(训)室,着力提升我校实践教学水平。规范实习管理,建立认识实习和岗位实习分类管理机制,完善学生实习企业和岗位标准,把好实习工作“岗位关”“质量关”“保障关”。开展现场工程师培养试点工作,积极推进“企业工程师培训”项目实践,开展学生与企业导师结对子,实施学生技术技能重点培养。面向数字化智能化,积极开展现场工程师等专项培养计划试点工作,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拓展学生各类竞赛优势赛道,预期竞赛获奖1500项,其中教育部认可赛项750项,保持我校传统优势,力争再攀新高。建设打造“三维一体”双创教育体系,建设“创+专+企”导师团、搭建大创项目管理系统、完善海南(青年)公共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力争获得省级及以上赛事奖项65项。(五)强化科研,推进学科建设加速发展推进学科、学位点、科研和社会服务一体化建设,努力提升“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四大方面建设能力。加快推进专业硕士点建设。按照《关于开展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指标要求,制定申硕工作方案及重点建设任务推进工作计划,锚定申报目标,有效整合、组织和调配学科资源,汇聚骨干力量,提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化学与材料、艺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等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建设水平。着力推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创新科研平台管理体制,以高水平科研项目和高质量科研成果为导向,加强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航运发展与物权数字化重点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海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引导推动校级科研平台面向区域、行业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使校级科研平台成为职业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校企科技合作和社会服务的重要支撑和载体。积极开展“有计划科研、有组织科研、有目标科研、有服务科研”。充分发挥高水平人才和特色学科优势,切实推进与高水平大学的科研项目合作,加速立项一批高水平项目实现一批高水平成果,力争2024年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的突破。立项省自科、社科基金项目10项以上,省重点研发项目、人才项目2-5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8-10项,立项厅级以上项目、社会服务项目合计超过70项,实现横向、纵向项目到账经费总额5000万元以上。核心论文、专利、著作以及科研成果奖等高水平科研成果数量质量全面提升。(六)三全育人,开展“有温度”学生工作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服务工作中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找准学生工作切入点着力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实施学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严抓考风考纪。依据“学生课堂学习基本行为规范”,明确课堂学习要求,落实到课率,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做好优秀班集体、文明宿舍、三好学生等评优表彰工作,树立学习标兵和学风建设典型。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创新实践模式,推动实践育人工作取得新成效。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开展学分置换、书证融通,探索课堂育人、实训育人、竞赛育人、证书育人等实践育人体系。建立招生、培养和就业创业的联动机制,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指导,深入校地、校企合作,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七)产教融合,拓展多方位开放新路径构建融合育人新模式。紧密围绕海南产业链和创新链,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础,多元主体共建共管共享,构建高效协同产教融合育人新模式。积极推进与江东新区地校合作,布局参与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规划建设海南航运、数智财经商贸、创意设计、智能制造现代产业学院等产科教一体化平台,建立和完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实施科教融汇提升工程。积极探索职业大学科教融汇新机制,实现教学资源、产业资源、科研资源相互转化,落实与延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三亚创新研究院等合作协议,在科研平台建设、项目申报、成果奖项申报及研究生培养等合作领域落地,尽快见效成势。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发挥船员教育培训中心优势特色,构建多领域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实现年培训6万人以上,履行服务社会职能。拓展国际化发展新渠道,发挥海南“一带一路”节点作用,面向东南亚、中亚等沿线国家,创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办学模式。落实与阿里-法拉比哈萨克斯坦国立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古利斯坦国立大学、安吉延州立医学院等合作办学项目。(八)提升效能,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依照教育部规定,高等学校章程是学校改革发展、办学治校的基本依据。我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校长负责制、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民主管理、教授治学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严格按照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及学校章程,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要不断加强以章程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和完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安全工作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建设,发挥民办高校决策管理体制机制优势,进一步完善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和工作流程。发挥学校教代会作用,加强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推进校务公开,保障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发挥二级学院办学主体作用,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强财务、资产管理,优化采购流程,抓好督查督办审计工作落实,完善学校信访工作体系。(九)以人为本,努力提升师生幸福指数扎实推进文明、和谐、智慧、平安校园建设。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积极争创省级文明校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校园建设,将数字化技术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不断探索“人工智能+”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创新应用。图书馆要不断优化布局,改善环境,建设经典阅览区。加强语言文字工作,建设成为高水平语言文字示范校。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营造积极健康,充满活力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平台功能,建立和完善预警、干预、防控体系,加强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持续改善校园及周边环境。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成长、支持教师发展。持续改善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及条件,扎实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提高广大教职员工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各位代表,同志们:唯有实干才能书写精彩,唯有奋斗才能赢得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踔厉奋发,攻坚克难,为全面开创职业本科大学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2024.04.03